局各科(股)室,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惠水县教育系统2023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惠水县教育局
2023年4月20日
惠水县教育系统2023年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32号)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强师工程”的实施意见》(黔教发〔2021〕25号)精神,为切实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结合我县教育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目标,紧紧围绕“德、智、体、美、劳”目标要求,大力实施“作风锤炼、能力训练、体质锻炼、素养修炼”四大工程,力争在全县公立学校树立文明守纪新风、激发勤学善思学风、倡导比学赶超行风、构建廉洁从教清风,打造一支惠水文明先行的主力军,为推动惠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措施
(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实施“作风锤炼”工程。
1.强化党建引领,把牢思想“总开关”。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活动,做到逢会必学、逢会必讲、逢会必抓。二是每学期对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不少于1次的指导检查,组织1期以上教育系统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骨干集中培训,扎实抓好述职评议、组织生活会、党员发展、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等工作。三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督促学校党组织书记每学期要上好“第一堂思政课”,每月抓好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建立负面清单,划出违纪“高压线”。一是制定《惠水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建立教师师德师风诚信档案,实施教职工负面清单管理,对存在负面清单所列情形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制定《惠水县教育系统2023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点》,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教育制度,以法治进校园、预防校园性侵、思政教师培训等内容为每月学习主题,开展师德师风月教育活动。三是强化教师日常学习,编印师德师风“口袋书”,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贵州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系列文件,着力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实现依法执教、规范执教。
3.建立奖惩制度,用好考核“指挥棒”。一是开展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等典型选树活动,加强典型宣传,形成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良好局面。二是采取个人自评、综合评议、结果反馈、结果公示、学校审定等方式,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教职工年度考核同时进行。三是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的首要条件,考核为优秀者,给予优先考虑,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个人师德考核档案。
(二)以业务素质提升为核心,实施“能力训练”工程。
教育教学能力大提升围绕“惠水教育教学质量止滑回升”的目标,深入推进集团化“1+X+N”办学。建立完善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质量监控中心一体化管理,以“备、教、考、评”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向提高学科平均分发力。一是围绕“备、教、考、评”一体化改革,抓好以进口定出口,制定中高考奖惩目标,向提高学科平均分发力。二是高效完成贵州省教育厅、黔南州教育局2023年下达的各项教学工作任务;规划好止滑回升路径,着力抓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三是切实落实“五条新举措”,抓好教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有效率;强化质量监测管理,提升学科平均分;强化督查考核,提升工作主动性;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将手中的教学质量提升“施工图”转化为惠水教育涅槃重生的“实景画”。四是开展读书活动。中小学教师每学年精读专业书籍不少于4本(2本必读+2本选读)。校级建立以专业阅读为主题的教师研训机制,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教师共读交流或读书分享活动,县级每年开展1次读书节活动。增强教师学科素养意识,加强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的研究学习,提升教师课程解读、作业设计与命题、实验实训操作等能力。五是进一步做好惠水县教育系统优秀教育人才进阶式评价办法,引导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做好专业成长规划,实施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熟。
(三)以体育活动赛事为载体,实施“体质锻炼”工程。
一是课间操同做。每日课间操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共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二是运动会同赛。每学年开展的校园运动会,增加教师比赛项目,让教师通过参与竞技体育,提升教师精气神。同时,镇级中心校以上学校,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面向学校全体教师的综合性体育活动。积极推进县级篮球、足球、拔河、田径等集体项目赛事。三是期末考同测。每年体育期末考试,增设一些简单的体能测试项目,让教师积极参与,督促教师动起来、跳起来、跑起来,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强健体质、提振精气神。
(四)以推进“美的教育”为抓手,实施“素养修炼”工程。
1.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一是引导教师唱好一首歌。将《好花红》民歌作为各校必唱歌曲进行双语教学,全体教职工必须学唱《好花红》民歌,在重大活动节日时进行传唱,增强全县师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二是倡导“三笔一话”教师基本功训练。借鉴惠水县第一小学模式,每周五下午教师进行三笔(粉笔、毛笔、钢笔)字的强化训练。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读书活动,通过开展教师共读交流或读书分享活动,引导教师、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同时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强化教师职业基本技能。
2.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各学校必须有适合学校的“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教师熟悉学校“一训三风”内容,理解内涵,展现良好风貌。二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作用,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教室、办公室、楼道、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功能室等文化。展示学校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激励全体教师珍视学校声誉、关注学校发展、参与学校建设。
3.举办文艺活动展演。教育集团定期开展艺术教师交流活动,全县开展艺术教师技能大赛。春季学期,依托各种重大节日开展舞蹈、合唱、器乐等综合性艺术展演,秋季学期结合教师节或国庆节等节日举办书画类展示,充分发挥教师的艺术特长,点燃教师的教育热情。
三、措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建立惠水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协调制度,推动发挥镇(街道)教育党委(总支)、县直学校党组织作用,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专班,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协调。
(二)政策保障。各学校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和标准,制定出台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激励支持制度,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支持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三)宣传引导保障。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情况,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县教育局将各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和学校办学水平测评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跟踪、督查、通报机制,对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存在问题进行通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