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机关各科(股)室,各镇(街道)教育党委(总支),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惠水县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惠水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2023年4月20日
惠水县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工作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省、全州校园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日常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遏制或消除重大学校安全责任事故,全面提升师生安全文明素质,增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为宗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实现校园安全管理“零事故”目标。
二、工作措施
(一)围绕“一个核心”,牢筑校园安全壁垒
以“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坚决防止涉校生意外事件发生”为核心,各学校结合自身学校特点,以学校“一把手”为总负责人,强化对安全管理全面工作,每周组织1次调度研判预警,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搭建“两个载体”,凝聚校园合力
以“平安校园建设”和“法治校园建设”为载体,统筹抓好校园安全工作,不断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一是抓好平安校园建设,各学校开会要必提安全,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排查校园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二是坚持法治校园建设,以“法治副校长进校园”“青骄课堂”“会前学法”等形式为抓手,加强师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助力平安校园建设。2023年起,在安全或法治各项考核工作中排名落后的学校,将取消县级平安校园或法治示范校的称号,来年再重新进行考评授牌。
(三)构建“三个加强”,实现融合融通
一是加强学校“三防”建设。各学校分管副校长要对本校的保安人员是否称职、“八小件”是否配齐、学校是否实现封闭化管理、监控摄像头是否损坏、一键报警系统是否联网等情况每月进行统计,存在问题的要及时报教育局校安办,确保及时整改到位。二是加强校长和副校长的责任心。通过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方式,提升各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及责任心。实行年度百分考评奖惩激励机制,对不及时上报资料、无故不参加会议、发生涉校生意外事件的学校扣除相应分数,年底对各学校分数进行排位,排在末位10名的,在年度安全总结会议上表态发言并相应减少该校教师评定职称名额;对及时部署、积极上报资料、创新安全管理方式,得到省、州表彰的学校给予加分奖励。每年度的考核分值,将作为对学校评定职称名额的参考,连续2年排在前列的学校,给予分管安全工作人员一次县级优秀表彰。三是加强各部门联动。按照“学校吹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思路,全面清理整顿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包括校园周边非法营运车辆、船舶接送学生,校园周边门店向学生售卖问题食品、烟酒、非法违法出版物及店外经营、无照经营、售卖假冒伪劣产品,校门前及其两侧50米内摆摊设点,校园周边200米内设置歌舞、酒吧、游戏游艺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交通安全设施损坏、不齐备及交通状况混乱等等。充分发挥学校“哨点”、校长“吹哨人”作用,及时发现和治理校园周边安全问题隐患,校长结合每周调度研判听取走访摸排情况汇报、组织分析研究,将需要上级协调治理的问题隐患上报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汇总形成整改工作台账,书面函至相关涉教部门及学校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调完成清理整顿后作销号处理。
(四)形成“四级联动”,拓展平台载体
形成县教育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各镇(街道)教育(党委)总支、村(居)四级联动机制,根据每年各特定时间节点,开展防溺水、森林防火、食品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等安全宣传工作。由县教育局牵头,会同属地政府,做到安全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确保全县师生在校内外的生命安全。
(五)聚焦“五个重点”,优化校园安全
——聚焦重点时段
1.上学放学时段
(1)按规定时间上学放学,改变时间提前告知学生家长。
(2)上学前半小时、放学前半小时,组织开展校园周边巡查。
(3)按规定及时开门,不滞留学生在校外。
(4)上放学时段,安保人员着装、持械执勤,与值班教师及“护学岗”“护校队”共同维护上放学秩序和学生安全。
(5)学生在校期间,教职工不得单独在办公室、教室、宿舍及其他相对封闭的地点滞留、约见学生。
2.上课时段
(1)任课教师组织课前清点人数,发现学生不到的,第一时间通报班主任。
(2)任课教师发现学生情绪或行为异常,耐心询问情况,情况特殊的,交由班主任或心理健康专职教师。
3.课外活动、升国旗、课间操时段
有序组织学生到指定区域参加活动,严禁打闹、推搡等行为。
4.午餐时段
(1)安排值日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就餐。
(2)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
5.重大节假日时段
(1)节前印发告家长一封信,做好宣传教育,确保学生假期的健康、安全。
(2)节后精准统计师生返校情况,对未到校的学生,由班主任以电话家访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完成作业、亲子关系、心理健康等情况,如有需要的,要进行实地家访。
——聚焦重点人员
1.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孤儿等特殊群体建立台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访,对家访发现问题的由“一把手”进行风险研判,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2.对大龄单身、离异、“鳏、寡、孤、独”、经常饮酒的教师建立重点关注台账,学校“一把手”要每月开展一次谈心谈话,了解其近况,做到关心关注。
3.对校园周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涉访滋事人员及生活失意、心理失衡、行为失常、扬言报复社会等人员进行精准摸排,如发现存在相关人员,及时联系当地派出所、民政部门,及时做好管控。
——聚焦重点矛盾
重点围绕生生、师生、师师、学校与外界的矛盾进行排查。一是利用班级“网格化”管理制度,精准摸排出生生、师生之间的矛盾,及时进行干预,及时化解。二是学校“一把手”要常态化对教师之间的情绪进行了解,是否存在矛盾纠纷,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将矛盾化解。三是学校“一把手”要盘清楚本校资产、债权债务情况,要与债权方(如:办公材料供货商、学校工程项目建设方等)做好对接,避免发生舆情甚至报复学校的砍杀行为。
——聚焦重点区域
1.校门。重点查看安保人员值班执勤、设施设备完好及入校人员、车辆、物品查验登记等情况。
2.教学楼及行政办公楼。学校领导重点查看班级教学秩序是否正常,是否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其他异常情况,是否存在突出问题隐患。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重点查看楼顶出入口是否封闭,消防标识是否损坏,消防通道是否堵塞,是否有高空坠物风险,栏杆是否牢固,视频监控、越界告警等设备是否正常。实验科目教师重点查看实验室设施设备是否完好,实验用品是否科学分类存放,存储区域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学生实验是否遵照操作规程。
3.食堂及超市。一是学校领导重点查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餐前查验登记、陪餐制度落实、食堂卫生环境等情况。二是食品安全管理员重点查看食堂工作人员执行制度和消防设施、视频监控完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隐患。
4.宿舍。一是学校领导重点查看宿舍管理秩序、设施设备完好及宿管人员执行值班、巡查制度等情况;二是宿管人员重点查看学生是否按时上课、就寝,是否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环境卫生是否到位,是否有打闹、辱骂、争吵等情况。
5.校园及附近山体坡面、沟渠(池塘)、建筑物楼顶、在建项目工地、周边围墙(围栏)等其他特殊区域。一是学校领导重点查看施工方管理及执行学校相关规定情况,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二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重点查看警示标识、视频监控、越界告警等设备是否正常并全覆盖、无死角,校园周边是否有可疑人员,围墙(围栏)是否破损、有人攀爬或可能倒塌等,山体坡面是否存在洪灾、地质灾害等隐患。
——聚焦重点资料归档
以平安校园建设和法治校园建设为主干,安全隐患排查、交通安全、防溺水、森林防火、食品安全、禁毒、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为支干的资料体系,专项资料专盒收集归档,并同步保存至办公电脑,以迎接各类考核。
三、工作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纳入到学校考评体系内,建立安全工作与履职评定、职称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确保学校平安稳定。
2.各学校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要做好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和敏感时期、重要时段的安全稳定和值班工作,确保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3.教育局将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检查方式对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督查,对学校安全管理思想不重视、工作不扎实、排查不彻底、整改不到位的学校将予以全系统通报批评,对存在问题较大的学校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限时完成问题整改;对因玩忽职守,防患不严而导致出现伤亡事故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学校,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