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好花红镇三都村面积7.15平方千米,辖35个村民小组,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200毫米。全村汉族居多,布依族、苗族与汉族婚姻习俗基本相似,特色美食主要有三都稻香狗肉、酸汤牛肉等。
明清时为大龙番长官司、罗番长官司、金石番长官司辖地。 道光年间称“三都寨”,相传这里是定番州南部的第三道关卡,又称“三堵”,民国时期演变为“三都”。文物古迹主要有“王承禧墓”“庞贵元墓”“后苑八角井”“陈家桥”“三都场买契碑”等。
粮食生产以水稻、玉米、小麦、小米、高粱等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鸡为主,推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实现一地两种。
近年来,全村通过自筹和部门扶持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巩固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民办实事,完成了农田灌溉等多项工程,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路网建设项目,2023年完成通组路改扩建50米、硬化120平方米庭院、新建马井沟高标准农田机耕道600米、污水管网改造3000米。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为提升村民的物质生活和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都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组建一支由低保户、监测户组成的特殊志愿服务环卫队,每周定期打扫村级卫生,让“小义务”带动“大治理”。村内7个自然村寨已完成垃圾桶铺设覆盖,有公益性岗位保洁员10名。按月开展1次环境卫生评比,评比出环境卫生较好户和较差户,对于较差户,采取上门提醒,要求及时整改环境卫生情况。2024年以来,共发动35名群众参与基层治理46人次,完成全村主干道环境卫生整治。
三都村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通过入户宣传、提前打招呼、承诺签名等多种形式,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引导广大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陈规陋习,抵制低俗婚闹。春节期间,组织送对联、文艺汇演、趣味游戏、舞龙游街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都村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压紧压实“村干部+组长+联户长”矛盾纠纷化解网格责任,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同时,扎实推进基层治理,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吹进村寨,大幅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